close

  對於“無主病人”“路倒病人”及少數確無支付能力又急需救治的患者,“等錢救命”的情況時有發生。國辦去年公佈意見,要求建立疾病應急救助制度。青海省當年6月1日啟動實施疾病應急救助制度,至今已滿一年,是實行該制度較早的省份之一。如何具體落實與監管?記者進行了調查。
  救助對象是誰?
  ——發生急重危傷病、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確或無力支付相應費用的患者
  青海省人民醫院副院長公保才旦告訴記者,凡遇到急危重症患者,該醫院都是第一時間實施救助,如果患者是流浪乞討人員或是“三無”(即無身份、無責任機構或人員、無支付能力的病人)貧困患者,醫院一般都會協助患者通過民政等部門解決一些基本醫葯費用,但很多時候都不太理想。據粗略統計,僅2013年前10個月,收治的“三無”、特困和身份不明患者實際發生的門診救治費用達53萬餘元,給醫院和醫護人員帶來了極大的負擔。
  青海疾病應急救助制度出台後,救助對象明確為:在青海省內發生急重危傷病、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確或無力支付相應費用的患者。未參加生育保險、工傷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和商業醫療保險等各類保險且無力繳費,以及不能在道路交通事故應急醫療救助基金、城市流浪乞討人員醫療救助專項基金、城鄉困難群眾醫療救助資金等渠道支付費用的患者發生的醫療救治費用,醫療機構對其緊急救治所發生的費用,可以向疾病應急救助基金申請補助。
  據介紹,青海省各醫療機構對救助對象緊急救治後,每季度集中彙總填報應急救助患者醫療費用審核支付表,向同級衛生部門進行申報,由衛生部門牽頭會同財政、公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民政等部門審核確認後,上報省衛生廳審核。省衛生廳收到按季度上報的申請後,在15個工作日內將核准的醫療費用直接撥付至各相關醫療機構。
  錢從哪裡來?
  ——每年投入600萬元,各級財政籌集90%;實際若超出,申請中央和省級財政補助共同籌集
  目前,首次撥付救助款的醫療機構為青海省兒童醫院和青海省第四人民醫院。青海省兒童醫院收治了兩名雙胞胎棄嬰,因患新生兒吸入性肺炎、呼吸衰竭、低血糖病入院,分別花費了1.8528萬元和1.8792萬元。第四人民醫院救助了一位傳染病患者,治療3個月,共花費1.4762萬元。救助款已撥付至醫院賬戶。
  青海省衛計委主任張進京說:“疾病應急制度的出台,是一個補空白的過程,身份不明確或無力支付相應費用的患者都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救助。”
  資金如何保障籌集?青海省衛計委醫政處副處長劉建華說:“青海省設立了全省疾病應急救助基金,通過各級財政投入和社會各界捐助等多渠道籌集資金。省財政將疾病應急救助補助資金納入預算安排,中央專項補助資金由省級財政納入應急救助基金統籌安排;社會各界捐助由民政、紅十字會和慈善總會會同各級地方政府共同募集。” 青海省應急救助基金初始規模為600萬元/年,按年度實際救助費用做適當調整。由各級財政籌集90%,社會捐助等各種渠道籌措10%,省本級發行福利彩票留成的福利金給予適當支持。截至目前,還未收到來自社會各界的捐款。
  據介紹,如年度內發生的實際應急救助費用不足600萬元,結餘部分滾動納入第二年基金總規模內,並相應減少第二年度各級財政投入。如由於特殊原因,年度內實際應急救助費用超出600萬元,通過申請中央財政補助資金和省級財政補助的方式共同籌集。
  誰來監督?
  ——衛生廳統一管理,專人負責、專戶儲存、專賬管理;公安、民政部門配合醫療機構嚴格鑒別
  在青海省衛計委醫政處,記者看到一份來自青海省人民醫院的《青海省疾病應急救助基金救助申請審批表》,工作人員正在仔細核對申請單位和患者的住院票據、費用清單等。
  張進京說,疾病應急救助基金由省衛生廳統一管理,確定專人負責,專戶儲存,專賬管理,並制訂實施工作細則及工作流程,做好疾病應急救助與現行醫療救助政策的銜接,監督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嚴厲查處虛報信息套取基金、過度醫療等違法違規行為,確保救助基金真正用在需要的人身上。
  各級公安、民政部門配合醫療機構對救助對象的身份進行嚴格地鑒別,經查實身份、有負擔能力但拒絕付費患者的急救醫療費用,疾病應急救助基金不予以支付。各醫療機構也正在建立疾病應急救助信息通報制度,及時將情況向相關部門報告,併進行院前公示。
  青海省審計廳將每年度對基金管理及使用情況進行一次專項審計,對基金使用、救助的具體事例、費用以及審計報告等向社會公示,接受社會監督。同時,還成立由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監察、審計、醫學專家、捐贈人、媒體人士、群眾代表等組成的基金監管委員會,每年年底對疾病應急救助基金的預決算執行情況,基金支付、使用情況以及應急救助者身份確認等事宜進行一次監督檢查,並向社會公示結果。  (原標題:“等錢救命”變“應救可救”(深閱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i03biyto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